呈張振六觀察

兄弟秦詩奮夏聲,壎篪吹出漢西京。 無雙已冠麒麟胄,第五還高驃騎名。 南海山川疆理早,東田膏澤夢魂傾。 主人身自爲張仲,孝友誰深飲御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張振六:指張振和六朝時期的文學家。 秦:指秦始皇。 奮夏聲:指振興夏商。 壎篪:古代的一種樂器。 漢西京:指長安。 麒麟胄:傳說中神獸麒麟的頭盔。 第五:指第五位。 高驃騎:古代官職名。 南海山川疆理:南海的山川地理。 東田膏澤:指東方的田園沃壤。 張仲:指張振。 孝友:指孝順和友愛。 飲禦情:指對君主的忠誠。

繙譯

張振和六朝時期的文學家,秦始皇的詩歌振興了夏商時期的聲音,像吹奏壎篪一樣,讓人想起長安的樂章。他的才華獨步群倫,被譽爲第五位高貴的驃騎名士。南海的山川地理早已被他洞悉,東方的田園沃壤成爲他夢想的歸宿。他就是張振,對君主忠心耿耿,孝順友愛之情無人能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張振作爲一位文學家的卓越才華和對國家的忠誠。通過對他的贊美,展現了他在文學和政治上的傑出成就,同時也躰現了對傳統美德如孝順、友愛的推崇。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張振的敬珮和贊美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