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十八灘

驚濤高下勢相傾,風到灘頭益有聲。 半捲水花成白霧,全吹雲氣入空城。 時來身爲高堂健,事去心將寶劍明。 一曲武溪如有分,不妨遲暮更南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tān):河流或江河中的淺灘。
  • 半捲(bàn juǎn):半卷。
  • 水花:水花飛濺的景象。
  • 白霧:白色的霧氣。
  • 雲氣:雲的氣息。
  • 空城:空無一人的城市。
  • 高堂:高大的堂屋。
  • 寶劍:珍貴的劍。
  • 武溪:地名,指有武勇之士的地方。
  • 遲暮:晚年。

翻譯

在下游的十八個淺灘, 驚濤洶涌,高低起伏,風吹到灘頭,聲音更加嘹亮。 水花半卷,形成白色霧氣,風吹散成雲霧,瀰漫在空無一人的城市裏。 時光流逝,身體仍健壯如高堂,往事已逝,心中仍懷握着珍貴的劍。 一曲武溪似乎已有了結局,但晚年仍不妨繼續向南征戰。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江河中的十八個淺灘,波濤洶涌,風聲嘹亮,水花飛濺成白霧,雲霧瀰漫在空城之中。詩人通過描寫自然景觀,抒發了對時光流逝的感慨,表達了對過往歲月的回憶和對未來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現出詩人對生命的思考和對未來的希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