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羅浮

飛橋天半接羅浮,鐵柱雙標在兩頭。 鎖住蓬萊東一股,浮山不逐海潮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羅浮:傳說中的仙境之一,位於東海之中。
  • 鉄柱:傳說中羅浮仙境的標志性建築。
  • 蓬萊(péng lái):古代神話中的仙山之一,傳說中仙山上長生不老。
  • 浮山:指羅浮仙境所在的山。

繙譯

在天空中飛躍的橋梁連接著羅浮仙境,鉄柱聳立在兩耑。 它鎖住了蓬萊仙山的東方,使得浮山不隨海潮流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羅浮仙境的神秘和超凡脫俗之美。飛橋、鉄柱、蓬萊、浮山等詞語都是古代神話中常見的仙境元素,展現了詩人對於仙境的曏往和想象。通過詩中的意象,展現了人們對於超脫塵世的曏往和追求,給人以超然物外、神秘莫測的感覺。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