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隨粳稻熟,早芋紫莖長。 亦是炎方米,能爲野客糧。 肥因春雨足,味得土膏香。 一乳累累子,吾園種最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粳稻:一種水稻品種,粳稻籽粒較短圓,米質較硬,適合在亞熱帶和熱帶地區種植。
:一種植物,塊莖可食用。
炎方:指炎熱的地方。
野客:指外出的人。
土膏:指土壤中的養分。
一乳累累:形容芋的塊莖長得很多。

翻譯

常常伴隨着粳稻成熟,早早地芋塊長出紫色的莖。這種植物也是適合在炎熱地區種植的水稻,可以成爲外出的人的食糧。因爲春雨充足而長得肥壯,口感也因土壤的養分而香甜。塊莖長得很多,我園裏的種植效果最好。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芋的生長情況,通過對芋的生長環境、特點的描繪,展現了農作物的生機盎然和豐收的景象。詩中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使讀者能夠感受到農作物生長的美好和豐碩的成果。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