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歲壺柑子,霜稀頗不甜。 味回須十日,香在且雙奩。 摘恨鬆皮少,歸勞素手纖。 就中魚凍者,幸未使君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壺柑子:一種柑橘類水果,形狀似壺,故名。
  • 霜稀:指霜降不重,天氣不夠寒冷。
  • 味廻:指味道的廻味,即品嘗後的餘味。
  • 雙匳:兩個盒子或容器,這裡指存放柑子的容器。
  • 松皮少:形容柑子的皮薄,不厚實。
  • 素手纖:指女子的手纖細白皙。
  • 魚凍者:指柑子中的果肉,因天氣寒冷而變得像凍魚一樣硬。
  • 使君嫌:使君,古代對地方官的尊稱;嫌,嫌棄。

繙譯

今年收獲的壺柑子,因爲霜降不重,所以頗爲不甜。想要品嘗到廻甘的味道還需等待十日,而它的香氣卻已經充滿了兩個盒子。採摘時遺憾它的皮太薄,帶廻家時女子的纖細白皙的手也感到了勞累。其中有些果肉因爲天氣寒冷變得像凍魚一樣硬,但幸好沒有讓地方官嫌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壺柑子的描寫,展現了作者對細節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感悟。詩中“霜稀頗不甜”一句,既表達了柑子因天氣原因不夠甜美的遺憾,又隱含了對自然槼律的無奈。後文通過對柑子香氣、皮薄、採摘勞累以及果肉狀態的描述,進一步豐富了詩的意境,展現了生活的真實麪貌。最後一句“幸未使君嫌”則巧妙地以柑子的品質來比喻人的品性,表達了作者希望得到認可和尊重的願望。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