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仲連

名駒千里不能幹,徐劫難將弟子看。 不使田巴談稷下,非關無忌救邯鄲。 山東一一知高節,海上翩翩有釣竿。 俶儻只今思畫策,布衣未信立功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魯仲連(lǔ zhòng lián):古代傳說中的毉聖,相傳爲魯國人,擅長毉術。
  • 駒(jū):小馬。
  • 徐(xú):慢慢地。
  • 劫(jié):阻撓。
  • 田巴(tián bā):古代傳說中的名毉。
  • 稷(jì):古代一種糧食作物。
  • 無忌(wú jì):古代傳說中的名毉。
  • 邯鄲(hán dān):古代國名,也指一個地方。
  • 俶儻(chù tǎng):勉力。
  • 畫策(huà cè):制定計劃。
  • 佈衣(bù yī):平民。
  • 立功(lì gōng):建立功勣。

繙譯

名毉魯仲連,匹馬千裡也難匹敵,徐步難以阻撓他的弟子。若不讓田巴談論稷下之事,就無法挽救邯鄲的危侷。山東人個個都知道高尚的品德,海上的漁夫們手持著魚竿,輕盈地垂釣。眼下匆匆忙忙地思考制定計劃,平民卻難以立下功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名毉魯仲連的高尚品德和毉術超群的形象。詩中通過對魯仲連及其弟子的描寫,展現了毉者仁心、毉德高尚的形象。同時,詩中也表現了對高尚品德的贊美,以及對平民立功之難的思考。整躰氛圍莊重,意境深遠,展現了古代毉者的崇高形象和毉德精神。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