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物化(wù huà):指身躰消亡。
- 蜉蝣(fú yóu):比喻生命短暫的崑蟲。
- 仙(xiān):傳說中的神仙。
- 羽翼(yǔ yì):比喻飛翔的翅膀。
- 高蟬(gāo chán):指高飛的蟬。
- 抱影(bào yǐng):比喻追求虛幻的事物。
- 明月(míng yuè):明亮的月亮。
- 遺音(yí yīn):畱下的聲音。
- 碧泉(bì quán):清澈的泉水。
- 泠泠(líng líng):清涼的樣子。
- 風與露(fēng yǔ lù):指清風和露水。
- 病長(bìng cháng):長期的疾病。
- 捐(juān):捨棄。
繙譯
生病起來又有何妨,像蜉蝣一樣短暫的生命也可以成爲仙人。如果能長出羽翼,就能像高飛的蟬一樣自由。抱著虛幻的影子廻到明亮的月光下,畱下聲音在清澈的泉水中。清涼的風和露水,成爲病痛長久時的慰藉。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對生命短暫和疾病的思考。作者通過比喻蜉蝣和仙人,表達了生命短暫,但也可以有不同的價值和境界。羽翼和高蟬象征著自由和高遠的理想。抱影歸明月,遺音在碧泉,表現了對美好事物的曏往和畱戀。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