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爵篇

古爵商周物,先公手澤鮮。 重歸慈孝感,永寶子孫賢。 入土銷銅質,成花疊錦錢。 瓶罍無恨淚,人廢蓼莪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古爵(jue2):古代的貴族爵位
手澤(ze2):手中的權力
慈孝(ci2 xiao4):慈愛孝順
永寶(yong3 bao3):永遠的寶貝
瓶罍(ping2 lei2):古代盛酒的器皿
蓼莪(liao3 e2):指廢棄的草木

繙譯

古代的貴族爵位,商周時期的珍貴物品,先祖手中的權力顯赫。重拾慈愛孝順之情,永遠珍惜後代的賢德。埋入土中,銅質的器物逐漸腐蝕,變成了花紋繁複的銅錢。酒器中沒有悲傷的淚水,人們卻廢棄了慈愛孝順的品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貴族爵位的興衰變遷,通過古爵這一象征物品,表達了對先祖權力和賢德的懷唸與珍惜。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銅質器物的腐蝕、花紋銅錢的變化,以及瓶罍中無恨淚的形象,展現了作者對傳統美德的思考和反思。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