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巳歲除作

未辦餚蔬守歲盤,小除兒女有餘歡。 東風向臘頻開凍,朔雪含春不作寒。 碧玉甘貧能啜菽,青琴善病未徵蘭。 蓬門不識年光早,剪綵鶯花夢裏看。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己巳歲除作:指按農曆己巳年(即明朝嘉靖年間)的習俗進行年節準備。

餚蔬:指食物。

東風向臘:指春風吹向臘月(農曆十一月)。

朔雪:指初雪。

碧玉:比喻貧賤之人。

啜菽:吃豆子。

青琴:指琴。

徵蘭:指徵調,即調音。

蓬門:比喻貧苦之家。

剪綵:指剪紙。

翻譯

未準備豐盛的食物來迎接新年,只是簡單地爲孩子們留下一些歡樂。春風吹向臘月,初雪中已蘊含着春天的氣息,不再那麼寒冷。貧困之人能夠滿足於吃豆子,病弱之人卻無法彈奏出悅耳的音樂。貧苦之家不知道時光早晚,只能在夢中欣賞到剪紙和鶯花。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個貧困家庭在過年時的情景。詩人通過簡潔的語言,展現了貧困與快樂並存的生活狀態。在物質匱乏的情況下,人們依然能夠感受到春天的氣息,體味到生活中的樂趣。詩中的碧玉、青琴等比喻手法,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藝術感。整首詩透露出一種淡泊清貧、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表達了詩人對貧困生活的獨特感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