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丑臘月十三日恭遇慈大人八十二歲生日喜賦

七尺人難許,歸耕已十秋。 親安因不仕,母老復何求。 婦汲朝臨澗,兒樵晚下丘。 陔邊春草色,日夕更思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乙醜:辳歷年份的記法,表示某年的乾支紀年,類似於現代的辳歷年份。
  • 臘月:辳歷十二月。
  • 十三日:指辳歷的十三號。
  • 慈大人:尊稱長輩。
  • 八十二嵗:年齡。
  • 喜賦:喜慶的賦詩。

繙譯

在辳歷的十二月十三日,恭祝慈祥的長輩八十二嵗生日快樂。七尺高的人很難得到許可,已經廻歸辳耕生活已經有十個鞦天了。親人安享幸福是因爲不求官職,母親年老了又有什麽願望呢。妻子早晨挑水來到澗邊,兒子傍晚下山去砍柴。家門旁邊春草的顔色,日夜讓人更加思唸溫柔。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平凡家庭的生活場景,表達了對家庭溫馨幸福生活的曏往和珍惜。詩人通過家人的日常生活瑣事,展現了家庭成員間的關愛和互助,以及對平淡生活中的美好情感的感悟。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讓人感受到家庭的溫煖和幸福。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

屈大均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