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巖作

乳竇玲瓏處處開,空中無日不生雷。 七峯婉轉如珠鬥,一水浮沉有玉杯。 風雨東西分洞出,雲霞日夕滿城來。 華不愛向湖中注,鼓棹教人日溯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乳竇(rǔ dòu):山間泉眼。
  • 玲瓏(líng lóng):形容精致美麗。
  • 珠鬭(zhū dǒu):像珍珠一樣的山峰。
  • 浮沉(fú chén):上下浮動。
  • 洞(dòng):山洞。
  • 滿城(mǎn chéng):遍佈整個城市。

繙譯

在七星巖,泉眼美麗精致処処開放,天空中每天都會有雷聲響起。七座山峰優美地連緜起伏,宛如珍珠一般,一條河水上下浮動,宛如玉盃。風雨時而從東邊,時而從西邊分開,山洞顯現出來,雲霞時而在白天,時而在夜晚充滿整個城市。華美的景色不願意倒映在湖水中,劃船的人被教導著順流而上。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七星巖的壯麗景色,通過描寫山間泉眼、山峰、河水、風雨、雲霞等元素,展現出大自然的神奇和美麗。詩人運用華麗的詞藻和生動的描寫,使讀者倣彿置身於七星巖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與壯美。整首詩意境深遠,給人以美好的想象空間,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獨特感悟和贊美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