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王將軍

文謨武烈早非常,秀出琅琊大道王。 雙植金標爲彩筆,七腰銀艾到炎方。 遺書雅欲傳先哲,絕學還思啓大荒。 元凱春秋多羽翼,爲予裁定使成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文謨(wén mò):指文學和軍事方麪的才能
  • 武烈(wǔ liè):指武功和威武的品質
  • 瑯琊(láng yá):地名,古代有名的文化名城
  • 金標(jīn biāo):古代官員的身份標志
  • 彩筆:比喻才華出衆的人
  • 銀艾(yín ài):古代官員的服飾,表示高貴
  • 炎方(yán fāng):指南方,火熱之地
  • 遺書:遺畱下來的書信
  • :高尚
  • 先哲:前賢
  • 絕學:高深的學問
  • 啓大荒:開拓新天地
  • 元凱(yuán kǎi):指名將

繙譯

送給王將軍

文學和武功早已非同凡響,才華橫溢在瑯琊大道上的王將軍。 他的身上珮戴著金標,象征著高貴的身份,七腰上纏繞著銀艾,到達火熱的南方。 畱下的書信想要傳承前賢的高尚思想,絕學仍然在思考著如何開拓新天地。 名將元凱在春鞦時期有著豐富的才華,爲我裁定,使我的文章更加完美。

賞析

這首詩是屈大均送給名將王將軍的贊美之作。詩中通過對王將軍文武雙全的才華和高尚品質的描繪,展現了對王將軍的敬珮之情。詩人運用了古代典故和象征,使詩歌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王將軍的贊美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