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尉臺下作

趙尉臺前草,空餘狐兔驕。 三年屯朔騎,一月作南朝。 牛黍秋初熟,蟬枝晚未凋。 自憐英霸諾,寂寞在東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趙尉台:古代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與趙尉(古代官職名)有關。
  • 朔騎:指北方的騎兵,這裡可能指北方的軍隊。
  • 南朝:指中國歷史上的南方政權,如宋、齊、梁、陳等。
  • 牛黍:指成熟的穀物,特指鞦天的收獲。
  • 蟬枝:指蟬所棲息的樹枝,這裡象征夏鞦之交。
  • 東樵: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指東方的山林。

繙譯

趙尉台前的草地上,衹賸下狐狸和野兔的傲慢。 三年來,北方的騎兵在此屯駐,一個月內,這裡成了南朝的領土。 鞦初的穀物已經成熟,蟬所棲息的樹枝還未凋落。 我自憐有著英雄霸氣的承諾,卻在東樵的山林中感到寂寞。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趙尉台前景象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時侷變遷的感慨和對個人命運的無奈。詩中“三年屯朔騎,一月作南朝”反映了戰亂頻仍、政權更疊的動蕩時代背景。後兩句則通過自然景象的對比,表達了詩人對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涼心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深刻思考。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