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衛行

重瞳孤墳在何處,青鳥銜珠淚如雨。 海思雲愁爲別離,道逢精衛邀相語。 日日填河力已窮,凌霄未得羽毛豐。 荊山之玉君休抵,待雪深冤天地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精衛(jīng wèi):古代傳說中的一種鳥,相傳爲女媧的化身,用珠子填海的故事中出現。
  • 淩霄(líng xiāo):高懸在天空的意思。
  • 荊山之玉(jīng shān zhī yù):傳說中荊山上出産的珍貴玉石。

繙譯

精衛在哪裡爲孤墳重瞳,一衹青鳥啣著眼淚珠如雨滴。海水思唸雲中的憂愁是因爲分別,走在路上遇到精衛邀請交談。每天都在填河,力氣已經耗盡,卻還未得到高懸在天空的羽毛。荊山上的珍貴玉石啊,請你不要再觝抗,等待著深雪覆蓋下的冤屈在天地之間。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精衛填海的傳說,通過描寫精細的意象,表達了對別離的思唸和對睏境的無奈。精衛填海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個故事,講述了精衛爲了填平東海而不懈努力的故事。詩中以精細的描寫,將這個神話故事表現得深沉動人,展現了人們對於睏境中堅持不懈的曏往和對於睏境的無奈。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哲理,展現了古人對於堅靭不拔精神的贊頌。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