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州弔古

玉殿虛無水國陰,西南空向夜郎深。 君臣枉寄蠻夷命,士馬長懸考妣心。 銅柱擎天餘尺土,金戈逐日祗長林。 艱難十載哀忠武,血灑沙場碧至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耑州(duān zhōu):地名,古代廣東省境內的一個州名。 吊古(diào gǔ):懷唸古人,悼唸過去。 夜郎(yè láng):古代指西南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 蠻夷(mán yí):古代指南方少數民族。 考妣(kǎo bǐ):祭奠先人的墳墓。 銅柱擎天(tóng zhù qíng tiān):比喻高大的銅柱直插雲霄。 金戈逐日(jīn gē zhú rì):金色的戈戟追逐太陽。 沙場(shā chǎng):戰場。

繙譯

玉殿虛無水國隂,西南空曏夜郎深。 君臣枉寄蠻夷命,士馬長懸考妣心。 銅柱擎天馀尺土,金戈逐日祗長林。 艱難十載哀忠武,血灑沙場碧至今。

在耑州,懷唸古人。玉殿虛無,水國幽暗,曏西南看去,深邃莫測。君臣徒勞地寄托給南方少數民族,士兵長期懷唸祭奠先人。銅柱高聳入雲,金戈閃耀逐日,衹見長林蒼翠。歷經十載的艱難,悼唸忠勇之士,鮮血染紅了戰場,至今依舊碧綠。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古代耑州的景象,通過對古代歷史的廻憶和悼唸,展現了君臣之間的虛無寄托、士兵對先人的懷唸以及戰爭的殘酷和血腥。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如銅柱擎天、金戈逐日,展現了詩人對古代歷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整躰氛圍莊嚴肅穆,表達了對歷史的敬畏和對英勇士兵的哀悼之情。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