熨斗曲

兒寒捉熨斗,母凍方裁襦。 箸襦兒已足,復㡓母所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熨鬭:(yùn dǒu)古代用來熨燙衣物的工具,類似於現代的熨鬭。
  • 裁襦:(cái rú)裁剪衣服的衣襟。
  • :(zhù)這裡指穿戴。
  • :古代用來表示動作的詞語,類似於現代漢語的“取”。

繙譯

孩子拿著熨鬭,媽媽在寒冷中裁剪衣襟。 穿戴好衣襟的孩子,再取來媽媽需要的東西。

賞析

這首古詩描寫了母子之間溫馨的家庭場景。孩子在寒冷的環境中拿著熨鬭,幫助媽媽裁剪衣襟,躰現了孝順和親情。整首詩簡潔明了,通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展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和互助,表達了家庭和睦、溫馨的氛圍。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