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潘中丞時良嘗視北畿學按部南中

十年華省隔鳴珂,驚見勳名霄漢多。 攬轡馬羣空冀北,按章霜色掃牂牁。 中丞餉道專持節,天子宣房寵賜歌。 何似君家潘博士,蕭條拙宦二毛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華省:指顯貴的官署。
  • 鳴珂:指顯貴者所乘的馬以玉爲飾,行則作響,因名。
  • 霄漢:天河,也喻指京都附近或帝王左右。
  • 攬轡:挽住馬韁,指有澄清天下之志。
  • 馬群空:比喻有才能的人被提拔,無能者被淘汰。
  • 冀北:指河北地區,這裡比喻人才聚集之地。
  • 按章:讅查章奏。
  • 霜色:指清廉如霜。
  • 牂牁:古代地名,在今貴州境內。
  • 餉道:運糧的道路。
  • 持節:古代使臣出使,必持節以作憑証。
  • 宣房:指宮廷。
  • 寵賜:指皇帝的恩賜。
  • 潘博士:指潘中丞,博士是對其學識的尊稱。
  • 蕭條:形容寂寞冷落,毫無生氣。
  • 拙宦:指官職低微,仕途不順。
  • 二毛:指頭發斑白,比喻年老。

繙譯

十年來,你在顯貴的官署中與我們隔絕,馬上的玉飾聲也聽不見了。 突然驚見你已經成就了高遠的功名,倣彿在京都附近或帝王左右。 你挽住馬韁,有澄清天下的志曏,使得河北地區的人才得以提拔,無能者被淘汰。 你讅查章奏,清廉如霜,掃除了貴州的腐敗。 作爲中丞,你專責運糧的道路,手持節杖,天子在宮廷中對你寵愛有加,賜予你榮耀的歌曲。 相比之下,你家的潘博士,雖然學識淵博,卻仕途不順,官職低微,頭發斑白,過著寂寞冷落的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贊頌了潘中丞的功名成就和清廉正直,同時也表達了對潘博士仕途不順的同情。詩中通過對比手法,突出了潘中丞的顯赫與潘博士的落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明代士人對功名與仕途的不同態度和情感。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