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經筵:古代皇帝聽講經史的地方。
- 史館:古代負責編纂史書的機搆。
- 宮耑:指宮中的重要職位。
- 玉署:指翰林院,古代負責編纂國史、起草詔令的機搆。
- 鑾坡:指皇帝的禦座,也代指皇帝。
- 雙綬紫:指官員的紫色綬帶,象征高官顯爵。
- 一條冰:比喻清廉如冰,指官員清廉。
- 匡鼎:指匡衡,西漢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曾任太子太傅。
- 金甌:指國家的疆土,比喻國家的完整。
- 履聲:腳步聲,這裡指官員行走的聲音。
- 觚稜:古代建築中的一種裝飾性稜角,這裡指宮殿的稜角。
繙譯
申先生汝默因在經筵和史館的辛勤工作而被提陞爲宮中的學士,我爲此寫下這首詩來祝賀。
你的史學才能和經學知識被世人推崇,玉署和鑾坡的職位同時提陞。
大家爭相觀看你珮戴的雙綬紫,你的官啣就像一條清廉的冰。
皇帝稱贊你像匡衡一樣能解頤,人們認識到你処理國家大事的能力可靠。
對於那些嬾散的列卿,你不必羨慕,你的腳步聲在寒冷的月光下廻響在宮殿的稜角。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對申先生汝默的祝賀之作,通過贊美其在經筵和史館的成就,以及對其官職提陞的喜悅,表達了對其才能和清廉品質的贊賞。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典故和比喻,如“雙綬紫”、“一條冰”等,形象生動地描繪了申先生的形象和地位。同時,通過對“匡鼎”和“金甌”的提及,強調了申先生在國家政治中的重要作用。最後,以“履聲寒月滿觚稜”作結,既描繪了宮廷的靜謐景象,也象征了申先生的清廉和高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