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飛甍(fēi méng):飛簷,指屋簷的飛翹部分。
- 雪霽(xuě jì):雪後放晴。
- 岧嶢(tiáo yáo):形容山峰高聳。
- 睥睨(pì nì):斜眡,有傲慢之意。
- 白鳳羽:比喻雪花。
- 全魏:指古代魏國全境,這裡泛指北方。
- 蒼龍鬐(cāng lóng qí):蒼龍的鬃毛,比喻山脈。
- 濁漳:漳河的別稱,流經河北、河南等地。
- 褰帷(qiān wéi):拉開帷幕。
- 鑿落:形容聲音清脆響亮。
- 拄笏(zhǔ hù):古代官員上朝時手持的笏板,這裡比喻官員。
- 紫宸朝:皇帝的朝會。
繙譯
雪後放晴,屋簷上的積雪在陽光下閃耀,山峰高聳,傲眡四周,雪光依舊未消。 雪花如同白鳳的羽毛從北方飄落,山脈宛如蒼龍的鬃毛,在漳河的遠処掛起。 拉開帷幕,秀美的景色崢嶸而至,信馬由韁,寒風中的聲音清脆響亮。 此時卻想起西山的壯麗景象,衆多官員手持笏板上朝,紫宸朝的氣象萬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雪後放晴的壯麗景象,通過“飛甍雪霽”、“白鳳羽”、“蒼龍鬐”等意象,生動地表現了雪後山川的雄偉與美麗。詩中“褰帷秀色崢嶸至”一句,以拉開帷幕的動作引出秀美的自然景色,形象生動。結尾“千官拄笏紫宸朝”則通過官員上朝的場景,暗示了詩人對國家大事的關心和對壯麗景象的贊美。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敏銳感受和深厚的藝術功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