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朝:指連續經歷了三個朝代。
- 循吏:指遵循法度的官員。
- 隼幰(sǔn xiǎn):指官員的馬車。
- 滇僰(diān bó):古代指雲南一帶的民族。
- 漁舠(yú dāo):小漁船。
- 㟙湖:地名,具體位置不詳。
- 甲子:古代以六十年爲一個甲子,這裏指年紀。
- 丹穴:傳說中的地名,這裏比喻隱居之地。
- 鵷雛(yuān chú):傳說中的鳳凰類鳥,比喻有才華的後代。
- 嗣名:繼承的名聲。
- 胡威:人名,具體身份不詳。
- 召對:皇帝召見官員進行對話。
- 乃公:你的父親,這裏指胡憲。
翻譯
經歷了三個朝代的遵循法度的官員,爲國家的安定繁榮做出了貢獻,一次上疏後便歸隱,將萬事看得輕如鴻毛。 他的馬車上還沾着雲南邊疆民族的淚水,而他卻已乘着小漁船,與㟙湖結下了隱居的盟約。 在青山之中,他的年紀依舊可以數得清,而在隱居之地,他的後代已經繼承了他的名聲。 將來有一天,胡威若被皇帝召見對話,必定會證明他的清廉,甚至能超越他的父親。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胡憲使的一生,他作爲一位歷經三朝的循吏,爲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晚年選擇歸隱,將功名利祿看得輕如鴻毛。詩中通過「隼幰尚沾滇僰淚」與「漁舠先結㟙湖盟」的對比,展現了胡憲使從官場到隱居的轉變,表達了對他的敬仰之情。末句預言胡威將來若被召對,必定能證明其清廉,甚至超越其父,體現了對胡家清廉傳統的肯定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