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戶部督餉陝右
大漢中興日,匈奴近塞年。
材官屯六郡,飛餉轉三邊。
帝裏春將盡,天山雪尚堅。
紀明催轉鬥,充國擬留田。
一上金城筴,俄分少府錢。
關河俱動色,將士欲爭先。
蔥嶺鞭堪斷,恆河鐵可填。
歸來奏奇計,聖主在甘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材官:古代指掌管軍務的官員。
- 飛餉:迅速運送的軍糧。
- 三邊:指邊疆的三個方向,具體指哪三個方向需根據上下文確定。
- 紀明:人名,可能是指當時的某位將領。
- 轉鬥:轉移戰鬥。
- 充國:指充實國家,增強國力。
- 留田:指屯田,即在邊疆地區開墾土地,以供軍糧。
- 金城筴:金城,指堅固的城池;筴,指計劃或策略。
- 少府錢:少府,古代官名,掌管皇室財政;錢,指財政。
- 動色:指引起震動或變化。
- 蔥嶺:古代對今新疆一帶山脈的稱呼。
- 恆河:印度的一條大河,此處可能用作比喻,表示堅定的決心。
- 奏奇計:提出非凡的策略。
- 甘泉:指皇帝的居所,此處指朝廷。
翻譯
在大漢中興的時期,匈奴靠近邊塞的年份。 軍務官員駐紮在六郡,迅速運送軍糧到三邊。 帝都的春天即將結束,天山的雪依然堅硬。 紀明催促轉移戰鬥,充國計劃屯田。 一上堅固城池的策略,立即分配少府的財政。 關河都因此動容,將士們想要爭先。 蔥嶺的鞭子足以斷絕,恆河的鐵可以填滿。 歸來時提出奇妙的計策,聖主在甘泉等待。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大漢中興時期邊疆的緊張局勢和軍民的英勇抗爭。詩中通過對比帝都春光與天山雪景,突出了邊疆的艱苦環境。同時,通過描述軍務官員的策略和將士的鬥志,展現了國家的決心和力量。最後,詩人以歸來獻計的情節,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美好期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愛國主義的激情。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
王世貞的其他作品
- 《 贈況生藥湖別業 》 —— [ 明 ] 王世貞
- 《 宗伯董丈枉飲峴山泛碧浪湖時範太史伯禎陳都諫體乾在坐太史將赴召北上宗伯遂成一章予嗣得其二一用公原韻一用 》 —— [ 明 ] 王世貞
- 《 離薋園雜詠四首鴳適軒 》 —— [ 明 ] 王世貞
- 《 末五子篇趙太史用賢 》 —— [ 明 ] 王世貞
- 《 徐徵君示灌園諸作率爾奉答 》 —— [ 明 ] 王世貞
- 《 黃仲高先輩枉訪有贈 》 —— [ 明 ] 王世貞
- 《 尚書學士吳興董公過小祗園作 》 —— [ 明 ] 王世貞
- 《 李宗伯以四絕句慰餘請告賦此奉酬且伸後約 》 —— [ 明 ] 王世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