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中丞入爲少司徒
尚憶秦廷哭,能令漢業昌。
虎符徵使者,龍劍入漁陽。
戰伐深推轂,從衡易處囊。
急難心轉赤,紆畫鬢先蒼。
日月垂南紀,風雲護朔方。
七擒收屬國,一戰掃窮荒。
司馬軍中拜,金魚袋裏裝。
寧惟剪荊棘,且爲樹甘棠。
羽扇妖氛避,穹廬燧色藏。
春風眠突騎,暮雨至降王。
女釋供邊饁,家餘宿畝糧。
朅來平準議,誰握度支章。
保障空思尹,秋毫或讓桑。
主憂偏社稷,公望切巖廊。
餉轉千檣月,漕飛萬庾霜。
牢盆自商賈,鹽鐵有賢良。
物力江湖細,兵需陸海長。
察眉難盡淚,刺骨未論傷。
少府徵寧緩,潢池勢可當。
亦知根本計,何以報明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廷哭:指在秦朝朝廷中哭泣,這裏比喻忠誠和悲痛。
- 漢業昌:漢朝的事業興旺。
- 虎符:古代調兵的信物,形似虎。
- 徵使者:徵召使者。
- 龍劍:寶劍的美稱。
- 漁陽:地名,在今河北省境內。
- 推轂:比喻推薦人才。
- 從衡:指策略或計謀。
- 處囊:比喻顯露才能。
- 急難:緊急困難的情況。
- 紆畫:指籌劃。
- 蒼:指白髮。
- 南紀:指南方的紀年。
- 朔方:北方。
- 七擒:指多次戰勝。
- 屬國:附屬國。
- 司馬:古代官職,掌管軍事。
- 金魚袋:古代官員的服飾,表示官職。
- 荊棘:比喻困難和障礙。
- 甘棠:比喻美好的政績。
- 羽扇:比喻指揮。
- 妖氛:不祥之氣。
- 穹廬:指帳篷。
- 燧色:烽火的顏色。
- 突騎:騎兵。
- 降王:投降的國王。
- 女釋:女子釋放。
- 供邊饁:在邊疆供應食物。
- 宿畝糧:多年的糧食儲備。
- 朅來:近來。
- 平準議:平衡物價的政策。
- 度支章:財政管理的文件。
- 保障:保障措施。
- 秋毫:比喻極細微的事物。
- 巖廊:指朝廷。
- 餉轉:軍餉的轉運。
- 漕飛:指漕運。
- 庾霜:指糧食。
- 牢盆:指鹽業。
- 商賈:商人。
- 鹽鐵:指重要的物資。
- 賢良:有才能的人。
- 物力:物資和人力。
- 察眉:觀察表情。
- 刺骨:形容極度的痛苦。
- 少府:古代官職,掌管財政。
- 潢池:指水池。
- 根本計:根本的計劃。
- 明光:指皇帝。
翻譯
還記得在秦朝朝廷中的哭泣,那能令漢朝的事業興旺。虎符徵召使者,龍劍進入漁陽。戰爭中深推人才,策略易顯才能。緊急困難時心志堅定,籌劃中白髮先蒼。日月照耀南方,風雲守護北方。七次戰勝收復屬國,一次戰鬥掃平荒野。司馬軍中拜將,金魚袋裏裝官職。不僅剪除荊棘,還樹立了美好的政績。羽扇指揮使妖氛避退,帳篷中烽火隱藏。春風使騎兵安眠,暮雨使降王到來。女子釋放供應邊疆食物,家中剩餘多年的糧食儲備。近來討論平衡物價的政策,誰掌握財政管理的文件。保障措施空思尹,細微之處或讓桑。主憂偏重社稷,公望切近朝廷。軍餉轉運如月,漕運如霜。牢盆自商賈,鹽鐵有賢良。物資和人力來自江湖,兵需來自陸海。觀察表情難以盡淚,痛苦未論傷。少府徵召寧緩,水池之勢可當。也知根本的計劃,如何報答明光。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贈別吳中丞的作品,通過豐富的歷史典故和生動的比喻,展現了吳中丞的英勇和智謀,以及他對國家的忠誠和貢獻。詩中「虎符徵使者,龍劍入漁陽」等句,形象地描繪了吳中丞的軍事才能和威武形象。同時,詩中也表達了對吳中丞未來仕途的祝願和對國家未來的深切關懷。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王世貞作爲明代文學家的才華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