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麈尾(zhǔ wěi):古代用麈的尾毛製作的拂塵,常用作儀仗或裝飾,這裏指用麈尾作爲裝飾的羣賢。
- 薊門(jì mén):古代地名,今北京一帶。
- 許掾(xǔ yuàn):指許由,古代隱士,擅長清談。
- 三輔(sān fǔ):古代指京畿地區的三個行政區域。
- 熊軾(xióng shì):古代車前橫木上的裝飾,形似熊,這裏指高官的座車。
- 兔園(tù yuán):古代園林名,這裏泛指隱居之地。
- 海岱(hǎi dài):指東海和泰山,泛指東方。
- 席右(xí yòu):古代宴席上尊貴的座位。
- 相如(xiàng rú):指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以賦著稱。
翻譯
麈尾裝飾的羣賢聚集在薊門,還有誰能像許由那樣擅長清談。 爲何在三輔之地憑藉熊軾高官,卻要向諸侯乞求隱居的兔園。 傲慢的官員在白雲下海岱間安眠,新詩的秋色遍佈中原大地。 無疑在宴席的尊位上頻頻推崇簡樸,自然是司馬相如的賦最爲尊貴。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贈給殿卿遷德相的作品,通過對比羣賢聚集的盛況與許由清談的孤高,以及官員的傲慢與隱士的簡樸,表達了詩人對清高隱逸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權貴的諷刺。詩中運用了豐富的典故和象徵,如「麈尾」、「許掾」、「熊軾」、「兔園」等,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視角。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既是對友人的讚美,也是對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