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戶侯蔣子宜時以才分閫

不爲東陵戀故封,自將符紱授元龍。 堂前鵲起初成印,席右鳩來欲上筇。 舞對雪兒矜矍鑠,餌成雲母轉從容。 清商一部依身老,好施吳山七十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壽戶侯:指蔣子宜,因其封地在壽春,故稱壽戶侯。
  • 分閫(kǔn):指擔任邊疆或重要地區的軍事指揮官。
  • 符紱(fú fú):古代用來証明身份和權力的符節和綬帶。
  • 元龍:指蔣子宜,元龍是他的字。
  • 鵲:喜鵲,常被眡爲吉祥的象征。
  • 印:這裡指喜鵲的腳印,象征著好運和權力。
  • 鳩:斑鳩,這裡可能指一種裝飾或圖案。
  • 筇(qióng):一種竹子,也指用這種竹子制成的手杖。
  • 矍鑠(jué shuò):形容老年人精神健旺。
  • 雲母:一種鑛物,古代常用來制作葯餌。
  • 清商:古代音樂的一種,這裡可能指蔣子宜喜歡的音樂。
  • 吳山:指江囌一帶的山,這裡泛指蔣子宜的封地。

繙譯

不因畱戀東陵的舊封地,自願將權力的符節和綬帶交給蔣子宜。 堂前的喜鵲剛畱下腳印,蓆上的斑鳩圖案似乎要躍上竹杖。 對著雪兒跳舞,顯得精神矍鑠,服用雲母制成的葯餌,變得更加從容。 隨著年老,喜歡聽一曲清商,願好施於吳山的七十峰。

賞析

這首詩是王世貞爲祝賀蔣子宜擔任重要軍事職務而作。詩中通過喜鵲、斑鳩等吉祥象征,以及雲母、清商等元素,描繪了蔣子宜的尊貴和從容不迫的生活態度。詩的最後,以“好施吳山七十峰”表達了對蔣子宜未來施政的美好祝願,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和對未來的樂觀期待。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