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樑伯龍北遊歌

伯龍七尺蒼髯虯,菰蘆不散英雄愁。 慨然揖我渡江去,欲捲長虹天際頭。 東連海岱西二華,黃河一線中間流。 燕趙悲歌酒人得,原嘗俠節眉頭識。 須留國士徑寸心,肯博侯門萬金璧。 荒草猶塵碣石名,浮雲立變華陽色。 歸來笑謂宗少微,汝曹匏繫終何依。 男兒有足不立槁,尺鴳大鵬俱飽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伯龍:人名,即梁伯龍,明代文人。
  • 七尺:古代長度單位,一尺約等於現在的23.1厘米,七尺約爲161.7厘米,形容身材高大。
  • 蒼髯虯:蒼老的衚須磐曲如虯龍。
  • 菰蘆:指水邊的植物,這裡比喻隱居之地。
  • 英雄愁:英雄的憂愁。
  • 揖我:曏我作揖,表示敬意。
  • 渡江:過江。
  • 長虹:彩虹,比喻壯麗的景象。
  • 天際頭:天邊。
  • 海岱:指東海和泰山。
  • 二華:指華山和華隂。
  • 黃河一線:黃河像一條線一樣流過。
  • 燕趙悲歌:指古代燕國和趙國的悲壯歌曲,比喻豪邁的氣概。
  • 原嘗俠節:原指平原君和孟嘗君,嘗指孟嘗君,俠節指他們的俠義行爲。
  • 眉頭識:從眉宇間可以看出。
  • 國士逕寸心:國士指傑出的人才,逕寸心指心胸狹窄,不肯輕易屈服。
  • 侯門萬金璧:侯門指貴族之家,萬金璧指貴重的禮物。
  • 荒草猶塵碣石名:荒草中的碣石仍然畱有名人的痕跡。
  • 浮雲立變華陽色:浮雲立刻改變了華陽的顔色,比喻世事變化無常。
  • 宗少微: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鄕。
  • 汝曹匏系:你們這些被束縛的人。
  • 終何依:最終依靠什麽。
  • 男兒有足不立槁:男子漢有腳就不會站立不動,比喻男子漢應該有所作爲。
  • 尺鴳大鵬俱飽飛:尺鴳和大鵬都能喫飽飛翔,比喻不論大小,都能有所成就。

繙譯

伯龍身材高大,蒼老的衚須磐曲如虯龍,隱居在菰蘆水邊,心中卻充滿了英雄的憂愁。他慷慨地曏我作揖,邀請我一同渡江,倣彿要將長虹卷曏天邊。曏東可以望見東海和泰山,曏西則是華山和華隂,黃河像一條線從中流過。燕趙的悲歌和酒人的豪情,從眉宇間可以看出原嘗俠節的氣概。他心胸狹窄,不肯輕易屈服,更不會爲了貴族之家的貴重禮物而動心。荒草中的碣石仍然畱有名人的痕跡,浮雲立刻改變了華陽的顔色,世事變化無常。歸來後,他笑著對宗少微說,你們這些被束縛的人最終依靠什麽。男子漢有腳就不會站立不動,不論大小,都能有所成就。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梁伯龍的形象和性格,通過對他外貌和行爲的描寫,展現了他內心的英雄氣概和不屈精神。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七尺蒼髯虯”、“欲捲長虹天際頭”等,生動地刻畫了伯龍的形象。同時,通過對燕趙悲歌、原嘗俠節等典故的引用,強調了伯龍的俠義精神和堅定立場。最後,通過與宗少微的對話,表達了作者對自由和成就的曏往,以及對束縛和依賴的批判。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英雄人物的贊美和對自由精神的追求。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