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姜僉憲始分省江西

萬庾敖倉粟,千帆下瀨兵。 伊誰任保障,南北一書生。 命豈馮唐晚,恩元介子輕。 拮据雙鬢在,留滯寸心明。 金紫當年物,丹青異日名。 除書歷下裏,襆被鬥邊城。 家接三江近,人如九派清。 還逢獄中劍,拂拭請長纓。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萬庾敖倉粟:指大量的糧食儲備。庾(yǔ):古代的糧倉。敖倉:古代的大倉。
  • 下瀨兵:指水軍。瀨(lài):急流。
  • 伊誰:誰。
  • 保障:保護,保衛。
  • 馮唐:漢代人,以直言敢諫著稱,晚年被重用。
  • 介子:指微小的東西。
  • 拮据:形容經濟困難,處境艱難。
  • 留滯:停留,滯留。
  • 金紫:指金印紫綬,古代高官的服飾。
  • 丹青:指繪畫,也比喻史冊。
  • 除書:任命官職的文書。
  • 襆被:用布包裹的行李。
  • 九派:指長江的九條支流,比喻人品高潔。
  • 獄中劍:指在困境中磨練出的才能或決心。
  • 請長纓:請求給予重任,出自《漢書·終軍傳》。

翻譯

擁有萬庾敖倉的糧食,千帆水軍在急流中行進。 誰來承擔保衛的責任,南北之間只有一位書生。 命運難道會像馮唐那樣晚到,恩寵卻不如介子那樣輕微。 雙鬢已經斑白,處境艱難,但心中依然明亮。 金印紫綬是昔日的榮耀,而繪畫將在未來留下名聲。 任命的文書從歷下來,用布包裹的行李前往鬥邊城。 家鄉靠近三條江河,人品如同九派長江一樣清澈。 還遇到了獄中的劍,拂拭它,請求給予重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書生在動盪時期的擔當與抱負。詩中,「萬庾敖倉粟,千帆下瀨兵」展現了壯闊的背景,而「伊誰任保障,南北一書生」則凸顯了書生的重要性和孤獨感。通過對比「馮唐」與「介子」,表達了書生對命運的無奈與對恩寵的輕視。後文則通過「金紫」與「丹青」的對比,展現了書生對過去榮耀的回憶與對未來名聲的期待。最後,以「獄中劍」和「請長纓」作結,表達了書生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決心和請求重任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書生的堅韌與遠大志向。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