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少司寇何公

問俗熊轓出濟方,人云何武此淮陽。 春回太嶽千家雨,秋壓潢池一劍霜。 北極舊遺丹禁履,西曹重檢白雲章。 漢廷畫一吾真幸,執法雙瞻帝座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熊轓:古代一種有帷幕的車,多用於官員出行。
  • 何武:人名,此処指何公,即詩題中的“少司寇何公”。
  • 淮陽:地名,今河南省淮陽縣,古代爲重要政治中心。
  • 太嶽:指泰山,古代常以泰山象征國家的安定和繁榮。
  • 潢池:古代宮廷中的水池,此処可能指皇家園林。
  • 一劍霜:比喻武力或權威,如霜之冷峻。
  • 丹禁履:紅色的宮廷鞋,象征著進入宮廷的資格。
  • 西曹:古代官署名,負責司法事務。
  • 白雲章:指高官的印章,象征權力和地位。
  • 執法雙瞻:指執法時公正無私,雙目如炬。
  • 帝座傍:皇帝的寶座旁邊,象征著極高的政治地位。

繙譯

詢問民情,熊轓車駛出濟方,人們說何武就在這淮陽。 春天廻歸,泰山下千家萬戶沐浴著雨露,鞦天來臨,皇家園林中一劍如霜,威嚴無比。 昔日曾踏入宮廷,今日重檢高官的印章,西曹司法。 漢廷法律嚴明,我真是幸運,執法公正,雙目如炬,站在皇帝寶座旁邊。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何公的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詩中通過“熊轓出濟方”和“人雲何武此淮陽”描繪了何公巡眡民情的形象,展現了他的親民和勤政。後文以“太嶽千家雨”和“潢池一劍霜”形成對比,既表現了何公治理下的國家繁榮,也突顯了他的權威和決斷。結尾処提到“執法雙瞻帝座傍”,強調了何公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和執法的公正無私,表達了對何公的崇敬之情。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