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存沒:生存與死亡。
- 口號:即口占,指隨口吟成的詩。
- 比部:古代官名,此處指徐以言。
- 符節:古代用來證明身份的信物,此處指官職。
- 吳鉤:古代吳地產的彎刀,常用來象徵武士或武力。
- 忍死:勉強活着。
- 逃名:逃避名聲,指隱居不爲人知。
翻譯
自從拋棄了官職請求歸鄉耕種,腰間的吳鉤也解下了不平之氣。 他多次囑咐我要忍死守名,卻不知道我這田野老翁早已隱姓埋名。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王世貞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詩中,「自拋符節請歸耕」一句,直接表明了詩人放棄官職、迴歸田園的決心。而「腰下吳鉤解不平」則通過象徵手法,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平靜與滿足。後兩句「忍死爲名頻見囑,不知田叟久逃名」,則進一步以幽默的口吻,揭示了詩人對名聲的淡泊和對隱居生活的享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由、寧靜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