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寺春集

肅肅廷尉署,藹藹滋春陽。 薰風自東來,吹萬悅羣芳。 幽花媚和色,繡柏辭玄霜。 化永公府寂,政簡初日長。 振策從英乂,幸遘此高堂。 雍容盛冠佩,朗鬱森琳琅。 情至分欲舒,道邇契自彰。 暫言謝紛囂,高揖稱虞唐。 白雲流飛觶,回景就移牀。 檐際鳥上下,雍聲效和鳴。 佳辰豈不欣,無乃流太康。 職思寅恭義,載申伐木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棘寺:古代官署名,指大理寺,負責審理重大案件。
  • 肅肅:形容莊嚴、肅穆的樣子。
  • 藹藹:形容陽光溫暖、和煦。
  • 薰風:和暖的風,指初夏時的東南風。
  • 吹萬:吹拂萬物。
  • 繡柏:指裝飾華麗的柏樹。
  • 辭玄霜:告別冬天的嚴寒。
  • 化永:指政治清明,社會和諧。
  • 公府:官府,政府機關。
  • 振策:揮動鞭子,比喻行動或出發。
  • 英乂:英俊傑出的人才。
  • 雍容:形容舉止文雅大方。
  • 朗鬱:明亮而茂盛。
  • 森琳琅:形容人或物衆多而美好。
  • 紛囂:紛擾喧囂。
  • 高揖:高舉雙手作揖,表示尊敬。
  • 虞唐:指古代的賢明君主虞舜和唐堯。
  • 飛觶:飛動的酒杯,形容宴會上的歡樂場景。
  • 回景:迴轉的日影,指時間的流逝。
  • 移牀:改變坐席,指宴會的進行。
  • 雍聲:和諧的聲音。
  • 效和鳴:模仿和諧的鳴叫聲。
  • 佳辰:美好的時光。
  • 流太康:過於安逸享樂。
  • 職思:職責所在,應思考。
  • 寅恭:恭敬謹慎。
  • 伐木章:《詩經》中的一篇,比喻朋友間的和諧相處。

翻譯

莊嚴的大理寺署,沐浴在和煦的春陽之中。和暖的東風從東方吹來,吹拂着萬物,使羣芳歡悅。幽靜的花朵在和諧的色彩中綻放,華麗的柏樹告別了冬日的嚴寒。政治清明,政府機關寧靜,政務簡略,日子似乎變得漫長。我揮動鞭子,隨着英俊傑出的人才,幸運地來到了這莊嚴的高堂。這裏的人們舉止文雅,衆多而美好,明亮而茂盛。情感深厚,彼此間的理解自然顯現。暫時告別紛擾喧囂,高舉雙手錶示尊敬,嚮往古代賢君虞舜和唐堯的治世。白雲飄動,酒杯飛舞,日影迴轉,宴會繼續。屋檐邊鳥兒上下飛舞,模仿和諧的鳴叫聲。這美好的時光怎能不令人欣喜,但也不應過於安逸享樂。職責所在,應思考恭敬謹慎,重申朋友間和諧相處的重要性。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在大理寺署的集會場景,通過對春陽、東風、羣芳等自然景象的讚美,表達了作者對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的嚮往。詩中「化永公府寂,政簡初日長」反映了作者對簡政放權的政治理念的推崇。後文通過「暫言謝紛囂,高揖稱虞唐」表達了對古代賢君治世的懷念與尊敬。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既展現了春天的生機盎然,又寄託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

王世貞

王世貞

明蘇州府太倉人,字元美,自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楊繼盛因彈劾嚴嵩而下獄,世貞時進湯藥,又代其妻草疏。楊死,復棺殮之。嚴嵩大恨。會韃靼軍入塞,嵩諉過於世貞父薊遼總督王忬,下獄。世貞與弟王世懋伏嵩門乞貸,忬卒論死,兄弟號泣持喪歸。隆慶初訟父冤,復父官。後累官刑部尚書,移疾歸。好爲古詩文,始與李攀龍主文盟,主張文不讀西漢以後作,詩不讀中唐人集,以復古號召一世。攀龍死,獨主文壇二十年。於是天下鹹望走其門,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盡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別集》、《嘉靖以來首輔傳》、《觚不觚錄》、《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