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絳節朱幡(jiàng jié zhū fān):指紅色的旗幟和節杖,象徵着高貴和權威。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景象模糊不清,如同幻境。
- 天漢:銀河的古稱。
- 塵寰(chén huán):人世間。
- 五嶽:中國五大名山的總稱,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 王公位:指高貴的地位。
- 三峨:指四川的峨眉山,分爲大峨、中峨、小峨三峯。
- 伯仲山:比喻地位相當,不相上下。
- 千嶂(qiān zhàng):連綿不斷的山峯。
- 銀作海:形容雲霧繚繞,如同銀色的海洋。
- 九霄:天空的最高處。
- 玉爲關:形容天空清澈,如同玉石一般。
- 沆瀣(hàng xiè):夜間的水氣,露水。
- 仙掌:指仙人的手掌,這裏比喻山峯。
- 消渴:中醫病名,指口渴多飲的症狀,這裏比喻渴望。
- 相如:司馬相如,西漢著名文學家,這裏比喻作者自己。
翻譯
紅色的旗幟和節杖在縹緲間若隱若現,即便不是銀河,也不屬於塵世。 它超越了五嶽的高貴地位,豈肯與三峨山相提並論。 千山萬峯的霧氣深沉,如同銀色的海洋,九天之上的雲彩清澈,彷彿玉石築成的關隘。 只剩下夜間的露水滴落在仙人的手掌上,渴望的相如是否還能再次攀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超凡脫俗的山景圖,通過「絳節朱幡」、「五嶽」、「三峨」等詞語,展現了山的高貴與非凡。詩中「千嶂霧深銀作海,九霄雲淨玉爲關」一句,以銀海、玉關比喻山中的雲霧和天空,形象生動,意境深遠。結尾的「消渴相如可再攀」則表達了作者對再次登臨此山的渴望,情感真摯。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宏大,展現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讚美與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