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石鳴韶

· 白瑩
赫赫虞皇紹治平,翠華曾向此南行。 風微林谷和絲竹,日暖溫泉漱錦箏。 三月味忘韶樂美,九成音協鳳凰鳴。 昌山今幸留遺蹟,願奏鈞天入大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赫赫:顯著盛大的樣子。
  • 虞皇:指虞舜,古代傳說中的賢明君主。
  • 紹治平:繼承並治理得太平。
  • 翠華:皇帝儀仗中一種用翠鳥羽毛作裝飾的旗。
  • 絲竹:指絃樂器和竹製管樂器,泛指音樂。
  • :洗滌。
  • 錦箏:裝飾華美的箏,一種撥絃樂器。
  • 韶樂:古代的一種音樂,相傳爲舜所作,代表和諧美好的音樂。
  • 九成:古代樂曲一曲終了稱爲一成。
  • 鳳凰鳴:鳳凰的鳴叫,象徵吉祥和諧。
  • 昌山:山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地點。
  • 鈞天:古代神話中天帝的音樂,代表最高級別的音樂。
  • 大廷:朝廷,指皇帝的朝堂。

翻譯

顯赫的虞舜繼承並治理得太平,他的儀仗曾向南方行進。 林谷中風聲微弱,與絲竹之音和諧相融,陽光溫暖,泉水洗滌着華美的箏。 三月間,人們忘卻了韶樂的美妙,九成的樂曲協調着鳳凰的鳴叫。 昌山今天幸運地留下了這些遺蹟,願將這鈞天之音帶入皇宮的朝堂。

賞析

這首作品讚美了虞舜的治世和他所代表的和諧美好。詩中通過描繪虞舜南行的場景,以及風、日、泉、樂等自然與人文元素的和諧統一,表達了對於古代理想社會的嚮往。特別是「九成音協鳳凰鳴」一句,以鳳凰的鳴叫象徵吉祥和諧,寓意深遠。結尾處,詩人希望將這種和諧之音帶入朝廷,體現了對現實社會的期望和美好願景。

白瑩

明廣東樂昌人,字潤禧。正統十三年進士。授戶科給事中。忠鯁自持,上疏請錄死難諸臣,後又上疏劾罷樂昌河泊所及減桑絲紅船稅額。 ► 5篇诗文

白瑩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