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病軀:生病的身體。
- 心先去:心思已經飛到了別處。
- 筋力無加卻有加:體力沒有增加,反而感覺更加疲憊。
- 七尺烏藤:七尺長的黑色藤杖,這裏指作者的柺杖。
- 烏藤:黑色的藤杖。
- 白練:白色的瀑布,這裏形容瀑布如白練般。
- 靈湫:深潭,這裏指飛水潭。
- 鎮日:整天。
- 傾盆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像盆子倒水一樣。
- 頑石:堅硬的石頭。
- 當陽:正對着陽光。
- 散寶花:形容陽光照在石頭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散落的花朵。
- 銀河:天河,這裏比喻飛水潭的美景。
- 迷津:迷路的地方,這裏比喻塵世的紛擾。
- 通槎:通航,這裏比喻心靈的解脫和自由。
翻譯
雖然生病的身體還未出發,但我的心早已飛向遠方,體力沒有增加,反而感覺更加疲憊。我拄着七尺長的黑色藤杖,身影孤單,眼前是一條如白練般的瀑布,融入煙霞之中。飛水潭整天傾瀉着如盆倒般的雨水,陽光照在堅硬的石頭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如同散落的花朵。不要說銀河隔絕了塵世,在迷路的地方,何處不是通往心靈解脫的航道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作者病中游飛水潭的情景,通過對比病軀與心境、筋力與景緻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嚮往和對塵世紛擾的超脫。詩中「七尺烏藤伴形影,一條白練入煙霞」形象生動,展現了作者孤獨而堅定的形象,以及飛水潭瀑布的壯美。結尾「迷津何處不通槎」寓意深刻,表達了作者對心靈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