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澤萌和尚七哀歌

· 成鷲
我所思兮在華亭,孤舟來往江波清。龍蛇混雜雙眼明,車螯縮爪蝦努睛。 晚來釣得赤梢鯉,三界橫身棹臂行。嗚呼,一歌兮歌一唱,滿船明月空惆悵。 我所思兮在丹霞,開爐烹佛稱作家。三巖高處天雨花,狸奴白牯眼着沙。 長者峯前見賓主,石頭路滑空波吒。嗚呼,再歌兮歌再歇,海螺吹落千山月。 我所思兮在棲賢,師王踞座五老前。百鳥銜花覲法筵,千峯流水歸玉淵。 一聲長笑別三峽,丘壑無光山寂然。嗚呼,三歌兮歌三疊,須臾便隔僧祗劫。 我所思兮在海雲,祖翁田地荒耕耘。象王歸耕耕日曛,一期建立殊功勳。 大除燈火日面佛,勸請住世徒殷勤。嗚呼,四歌兮歌四愁,鳥啼雙樹聲啾啾。 我所思兮在怡山,欲去未到身先還。鼓山斫額非等閒,祖庭虛席遙瞻攀。 半途息肩日西夕,清風早入仙霞關。嗚呼,五歌兮歌五噫,只屨單提誰得知。 大人大人生馬駒,四蹄蹴踏無賢愚。不動鞭影先馳驅,羞與駑駘追步趨。 房星掩曜天駟殞,渥窪接踵鳴天衢。嗚呼,六歌兮歌六匝,疋練橫空風颯颯。 小人小人號頑牛,他家水草曾淹留。朝辭主人歸故丘,晚來相見西溪頭。 橫吹鐵笛人何處,顧影驚心水自流。嗚呼,七歌兮歌七哀,何時攜手歸乎來。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