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清涼寺次曹文彝韻

· 史謹
步入煙霞數裏深,路之絕頂到禪林。 天連蜀道山橫翠,日射虞淵浪涌金。 心遠不聞花外鳥,風來自響壁間琴。 白頭子建詩先就,坐向三生石上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虞淵: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日落之地。
  • 子建:指曹植,三國時期著名文學家,以才思敏捷著稱。
  • 三生石:彿教用語,指象征前世、今生、來世三世輪廻的石頭。

繙譯

我踏著菸霞,走了數裡深的路,直到路的盡頭,到達了禪林。 天空與蜀道相連,山巒橫亙,翠色欲滴;太陽照耀在虞淵之上,波光粼粼,金光閃閃。 心境遙遠,聽不見花外的鳥鳴;風吹來,壁間的琴聲自然響起。 我這白發蒼蒼的曹植,詩篇已先完成,坐在象征三世輪廻的石頭上吟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清涼寺的所見所感,通過“菸霞”、“禪林”、“蜀道”、“虞淵”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氛圍。詩中“心遠不聞花外鳥,風來自響壁間琴”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超然,而“白頭子建詩先就,坐曏三生石上吟”則展現了詩人對詩歌創作的熱愛與執著。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人生的深刻感悟。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