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瀟湘八景洞庭秋月

· 史謹
山含暝色護招提,隱隱疏鍾隔翠微。 一百八聲鳴樹杪,銀蟾初上鵲驚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暝色:暮色,夜色。
  • 招提:佛教用語,指寺院。
  •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泛指青山。
  • 一百八聲:指鐘聲,佛教中常以一百零八聲鐘聲來表示煩惱的消除。
  • 樹杪:樹梢。
  • 銀蟾:指月亮,傳說月中有蟾蜍,故稱。

翻譯

山巒在夜色中守護着寺院,隱約間從青翠的山間傳來稀疏的鐘聲。 鐘聲響了一百零八下,迴盪在樹梢之上,此時銀色的月亮初升,驚起了棲息的鵲鳥。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洞庭湖畔秋夜的靜謐與神祕。詩中,「山含暝色護招提」一句,以山巒爲背景,渲染出夜色的深沉與寺院的寧靜。「隱隱疏鍾隔翠微」則通過鐘聲的描寫,增添了詩境的幽遠與超脫。後兩句「一百八聲鳴樹杪,銀蟾初上鵲驚飛」巧妙地將鐘聲與月色結合,營造出一種既寧靜又略帶神祕的氛圍,使讀者彷彿置身於那秋夜的洞庭湖畔,感受着自然的和諧與宇宙的奧祕。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