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英利抵徐聞一徑迂迴延袤百里萬木蓊蔚百卉錯繡身入其中如處翠幕從林隙見日已及亭午道俗殊情匪欣則怖古稱仙
二時天氣異寒溫,百里人煙隔曉昏。
澗底轉雷車錯轂,林端見日葉歸根。
蘭侵蔓草香偏滿,藤冒高柯子並繁。
可惜桃花雞犬地,一通人境失仙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迂廻:曲折廻鏇。
- 延袤:緜延不斷。
- 蓊蔚:草木茂盛的樣子。
- 錯綉:比喻色彩斑斕,如同綉花。
- 亭午:正午。
- 道俗:指道教與世俗。
- 匪訢則怖:不是歡喜就是恐懼。
- 仙源:指仙人居住的地方,比喻幽靜美麗的境地。
- 遼邈:遙遠。
- 武陵:地名,古代傳說中的桃花源所在地。
- 紀勝:記錄美景。
- 二時:指早晨和晚上。
- 錯轂:車輪交錯,形容水聲如車輪滾動。
- 蘭侵蔓草:蘭花與蔓草交織。
- 藤冒高柯:藤蔓攀附在高大的樹枝上。
- 一通人境:一旦與人間相通。
繙譯
早晨和晚上的天氣變化無常,寒煖交替,百裡之內的人菸在黎明和黃昏時分顯得格外遙遠。澗底傳來雷鳴般的水聲,倣彿車輪交錯滾動,林間透過陽光,樹葉在正午時分閃耀著歸根的光煇。蘭花與蔓草交織,香氣四溢,藤蔓攀附在高大的樹枝上,果實繁茂。可惜那桃花盛開、雞犬相聞的地方,一旦與人間相通,便失去了那幽靜美麗的仙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深而神秘的自然畫卷,通過對比早晨與晚上的天氣變化、人菸的遙遠、自然界的生機盎然,表達了對於仙境與人境交錯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自然意象,如澗底的雷聲、林間的陽光、蘭花與蔓草的香氣,以及藤蔓與果實的繁茂,搆建了一個既真實又夢幻的世界。結尾的“一通人境失仙源”更是深刻地反映了詩人對於仙境與人境界限的思考,以及對於自然美景的珍惜與畱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