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鳥行

· 成鷲
有鳥東南來,飛上祗樹枝。 不辭道路艱,但恐人我嗤。 好音駭衆聽,倦翼阻高飛。 故壘遙山川,千里去如遺。 獨立天地間,形影相追隨。 羣鴉噪前林,俯仰心酸悲。 窮途計已拙,日暮將焉之。 朝來下喬木,入谷聊棲遲。 衆鳥爭相笑,所託一何卑。 長歌謝衆鳥,自比山樑雌。 卑棲非得已,喬木誠孤危。 高巢易傾覆,遠條防險巇。 虞羅咫尺閒,矰繳爲誰施。 翻雲覆作雨,變態時復爲。 達人貴勇退,智士恆見幾。 飄然雲水身,去住無羈縻。 喬木不可攀,幽谷吾當歸。 請言谷中樂,所樂非等夷。 谷深無炎涼,谷靜無是非。 谷雲共來往,谷樹接差池。 谷響互相答,穀風長自吹。 渴飲谷中水,飢食谷中薇。 願作谷中游,永與喬木辭。 無人知此意,長憶鳥窠師。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