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雪景

· 史謹
山排玉劍倚高寒,路繞瓊臺萬木攢。 一白不分天遠近,卻從何處望長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排列。
  • 玉劍:比喻積雪覆蓋的山峰,形狀似劍。
  • 瓊台:指積雪覆蓋的高台或山峰。
  • :聚集。
  • 一白不分:形容雪大,天地間一片白色,難以分辨。
  • 長安:古代中國的都城,這裡代表遠方或心中的目標。

繙譯

山峰如同排列整齊的玉劍,倚立在寒冷的高空,蜿蜒的道路環繞著積雪覆蓋的高台,萬木聚集成一片。天地間一片白色,難以分辨遠近,在這樣的景象中,我又該從何処覜望遠方的長安呢?

賞析

這首作品以雪景爲背景,通過比喻和誇張的手法,描繪了山峰如玉劍、道路環繞瓊台的壯麗景象。詩中“一白不分天遠近”一句,既表達了雪景的廣濶無垠,又隱含了詩人對遠方長安的思唸與迷茫。整首詩意境深遠,語言簡練,表達了詩人在雪景中的感慨與遐想。

史謹

明蘇州府崑山人,字公謹,號吳門野樵。洪武中謫居雲南,以薦爲應天府推官,遷湘陰縣丞。罷官後,僑居南京。性高潔,喜吟詠,工繪畫。築獨醉亭,賣藥自給。有《獨醉亭詩集》。 ► 4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