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陳子明何襄武伯友家幼度楨卿有開集白燕亭

江村初夏柳如絲,夜夜前溪坐晚颸。 爲爾能乘青翰舫,居然齊赴白雲期。 杯當避暑逢袁紹,客似衝寒訪戴逵。 幾日倦遊無所事,一時酬對有餘思。 他如輕薄何須數,我輩狂疏或有之。 且喜客兼才子會,頓令樂任主人爲。 亭深竹色參差碧,山靜蟬聲斷續悲。 行到綠陰低夕照,坐看片月上清池。 詩傳東閣梅花色,家本南山桂樹枝。 大抵冥鴻心共遠,不然投璧事皆疑。 一關松徑餘花落,半畝荷風帶露披。 可以累心都巳盡,肯教高枕不相宜。 窮幽競賭攀棲鶻,得句矜奇倒捋髭。 千載杜陵佳語在,風流儒雅亦吾師。
拼音

所属合集

#四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sī):涼風。
  • 青翰舫:青色的船。
  • 白雲期:指隱居的約定。
  • 袁紹:東漢末年軍閥,此處借指宴會主人。
  • 戴逵:東晉隱士,此處借指訪客。
  • 狂疏:放縱不羈。
  • 參差 (cēn cī):不齊的樣子。
  • 冥鴻:高飛的鴻雁,比喻高遠的志向。
  • 投璧:投擲玉璧,古代一種遊戲。
  • 捋髭 (lǚ zī):捋鬍子,形容得意的樣子。
  • 杜陵:杜甫的別稱,此處指杜甫的詩句。

翻譯

江村的初夏,柳枝輕柔如絲,每夜我都在前溪邊坐着,感受晚風的清涼。爲了你們能夠乘着青色的船隻,居然一同前往隱居的約定之地。在避暑的宴會上遇到了像袁紹一樣的主人,作爲客人,我們像是衝寒去拜訪隱士戴逵。幾天來,疲倦的遊歷無所事事,一時間對話中充滿了深思。那些輕薄的人不值得一提,我們這些放縱不羈的人或許也有。而且高興的是,客人們都是才子,讓歡樂完全由主人掌控。亭子深處,竹色參差不齊,山中靜謐,蟬聲斷斷續續,帶着悲意。走到綠蔭低垂的夕陽下,坐着看一片月光升上清澈的池塘。詩中傳達了東閣梅花的色彩,家本就在南山桂樹之下。大多數人都有高飛的鴻雁般的心志,否則投擲玉璧的事情都會引起懷疑。一條鬆間小徑上,餘花飄落,半畝荷風帶着露水披散。可以放下心中的煩惱,但不願意讓高枕無憂。攀登到高處,與棲息的鶻鳥競賭,得到奇句時得意地捋着鬍子。千年來,杜甫的佳句依然在,風流儒雅也是我的老師。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初夏江村的寧靜與詩人的閒適心情,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和歷史人物的比喻,展現了詩人與友人共赴隱居之約的雅緻。詩中「夜夜前溪坐晚颸」等句,傳達出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後文通過對宴會場景和內心感受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友情和詩意的珍視,以及對高遠志向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和超脫世俗的情懷。

伍瑞隆

伍瑞隆,字國開,號鐵山,晚號鳩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補弟子員。明熹宗天啓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禎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諭,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稱,擢翰林院待詔,遷戶部主事,再遷員外郎,管倉場。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兩司。謝病歸。南明紹武帝立,拜太僕寺正卿。明亡,隱居邑之鳩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詩書畫,有《臨雲集》、《闢塵集》、《金門草》、《白榆草》、《石龍草》、《雩樂林草》、《懷仙亭草》、《鐵遂草》、《賦草》、《遊樑草》、《少城別業近草》、《鳩艾山人賦》等。清康熙《香山縣誌》卷七、清乾隆《香山縣誌》卷六有傳。伍瑞隆詩,諸別集多已佚,僅存日本內閣文庫藏明天啓四年刊本《臨雲集》十卷,該集一至五卷爲詩,後五卷爲文。今以《臨雲集》爲底本整理。他書輯得佚詩,附於末卷之後。 ► 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