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風臺

泗水亭邊御輦過,只今人說漢山河。 風雲獨護興王地,父老爭傳擊築歌。 酒散夕陽宮樹冷,臺臨春岸野花多。 最憐楚舞情愁絕,遺恨千秋尚不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泗水亭:位於今江蘇省徐州市,古代泗水流經之地。
  • 御輦:皇帝乘坐的車駕。
  • 漢山河:指漢朝的疆域。
  • 風雲:比喻時局變動。
  • 興王地:指劉邦興起的地方。
  • 擊築歌:築是一種古代樂器,擊築歌指彈奏築並唱歌,這裏特指劉邦的《大風歌》。
  • 春岸:春天的河岸。
  • 楚舞:楚地的舞蹈。
  • 愁絕:極度憂愁。
  • 遺恨:留下的遺憾。
  • 千秋:千年,比喻時間長久。
  • 不磨:不可磨滅。

翻譯

在泗水亭邊,皇帝的車駕經過,至今人們還在談論漢朝的疆域。風雲變幻,依然守護着劉邦興起的地方,父老們爭相傳唱着擊築的歌聲。夕陽下,宮樹顯得冷清,酒宴散去,臺子臨近春天的河岸,野花繁多。最令人感慨的是楚地的舞蹈,充滿了極度的憂愁,留下的遺憾千年萬載都無法磨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泗水亭邊的景象,回憶了漢朝的輝煌和劉邦的興起,表達了對歷史的深切緬懷。詩中「風雲獨護興王地」一句,既展現了歷史的滄桑,也體現了對英雄時代的敬仰。末句「遺恨千秋尚不磨」則深刻表達了歷史的遺憾和不可磨滅的記憶,情感深沉,令人回味。

葉向高

明福州府福清人,字進卿,號台山。萬曆十一年進士。進編修。歷南京禮部右侍郎,改吏部,數上疏言礦稅之害。以忤首輔沈一貫,久滯南京。三十五年,入閣,任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次年爲首輔。數陳時政得失,帝輒不省,所救正者不過十二三,遂累章乞休,四十二年,得歸。天啓元年,復爲首輔。魏忠賢擅政,興大獄,向高數有匡救。忠賢恨之,而朝士與忠賢抗者皆倚向高。楊漣劾忠賢二十四大罪疏上,向高謂事且決裂,不以爲然。乃奏請聽忠賢歸私第保全終始。忠賢益恨,藉故指爲東林黨魁。向高以時事不可爲,遂力請歸。四年,罷去。卒諡文忠。有《說類》等。 ► 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