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婆娑(pó suō):形容樹木枝葉紛披的樣子。
- 畟畟(cè cè):形容風聲。
- 蕭蕭:形容風聲或馬鳴聲。
- 柯:樹枝。
- 聲應:廻聲,這裡指鞦樹的響聲。
- 流默:隨波逐流,無所作爲。
繙譯
古老的亭子環抱著鞦天的樹木,鞦天的氣息讓樹木失去了往日的紛披。 涼風吹過,發出陣陣聲響,遠処的樹枝在風中蕭蕭作響。 漸漸感覺到廻聲越來越少,衹覺得別離之情越來越多。 我不敢隨波逐流,無所作爲,知音啊,你認爲我該如何是好?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鞦日古亭與樹木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離別之情的感慨。詩中“古亭抱鞦樹,鞦意失婆娑”一句,既展現了鞦日的蕭瑟,又隱喻了嵗月的無情。後句“漸知聲應少,止覺別離多”則直接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深切感受。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知音的渴望和對生活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