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張子白明府歸裏

· 成鷲
長安貴人騎大馬,清遠清官歸鄴下。水陸銷支買鶴錢,餱糧罄盡修琴價。 奚囊轉重宦囊輕,手版長拋歌板罷。周行如砥直如弦,一路吟詩到家舍。 道旁送者誰與誰,白髮山人來勸駕。君不見綏山李雪樵,解印歸田事耕稼。 又不見番禺姚令公,計拙心勞快休假。同聲相應好相求,同病相憐不相借。 寂寞東林舊主賓,惆悵蓮花自開謝。有緣聚似露珠團,無緣散若瓶水瀉。 清風留作嶺頭春,棠陰蔽芾無冬夏。野老空餘去後思,古道至今成話把。 歸去來,歸去來,天路仔肩猛然卸。濯足臨清漳,振衣登太華。 名山有約待同遊,向平未老須婚嫁。不用重尋忼慨歌,廉吏不可爲而可爲也。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

成鷲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