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毛明府

· 成鷲
歲星本是金門客,化作陽春布膏澤。 丹徒盤錯試牛刀,導窾批虛罄心力。 羞將聚斂博循良,寧拙催科受遷謫。 一曲長歌歸去來,大小山堂花正開。 芝蘭並挹天雨露,叢桂同根月殿栽。 齊年衛武猶好學,讀書萬卷反說約。 名言高詠破羣蒙,象帝空王添註腳。 當塗束帛來戔戔,桃李無言玄又玄。 相逢笑我木偶佛,我笑先生煙火仙。 煙火神仙難久住,乘風羽化登瀛去。 空留木偶在人間,帶水沾泥日西暮。
拼音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