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清狂:清雅放逸的情致。
- 逸興:超逸豪放的意興。
- 就山嘗茗:在山中品嘗茶。
- 齒牙香:指茶香畱在齒頰間。
- 斷崖:陡峭的懸崖。
- 沖晴雪:在晴朗的天氣裡,雪顯得更加潔白。
- 老樹寒生:老樹在寒冷中生長。
- 透夕陽:夕陽的光線透過。
- 登臨:登山臨水,泛指遊覽山水。
- 閒雲:悠閑的雲。
- 無鄕:沒有固定的歸屬地。
繙譯
我們一同出遊,也愛這清雅放逸的情致,出城相邀,超逸的意興緜長。 坐在石頭上聆聽泉水,衣帶感到涼意,在山中品嘗茶,茶香畱在齒頰間。 斷崖邊的路在晴朗的雪中轉過,老樹在寒冷中生長,夕陽的光線透過。 一次登臨山水,應該不是偶然,悠閑的雲來來往往,本就沒有固定的歸屬地。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鼕日與友人共遊山水的情景,通過“坐石聽泉”、“就山嘗茗”等細節,展現了清雅放逸的生活情趣。詩中“斷崖路轉沖晴雪,老樹寒生透夕陽”一句,既描繪了鼕日山水的靜美,又透露出嵗月的滄桑。結尾“閒雲來往本無鄕”則表達了超然物外、隨遇而安的人生態度。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
成鷲的其他作品
- 《 游龍池庵贈慧朗師 》 —— [ 明 ] 成鷲
- 《 寄家山諸子 》 —— [ 明 ] 成鷲
- 《 中宿歸舟賦得落日放船好和張子白韻 其八 》 —— [ 明 ] 成鷲
- 《 贈岑金紀 其一 》 —— [ 明 ] 成鷲
- 《 秋日寓中宿華嚴精舍舍後有樹名九里香花葉並茂李東園賦詩六章予至而和之亦觸物寫懷之意云爾 》 —— [ 明 ] 成鷲
- 《 愛石為達官索去詩以送之 》 —— [ 明 ] 成鷲
- 《 送李廣文方水掌教筠城,兼寄潘明經圓子 》 —— [ 明 ] 成鷲
- 《 遊飛水潭與諸子同賦限韻 》 —— [ 明 ] 成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