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李東園諸子過宿馬山賦得身閒數得上方眠
物外身閒幾個能,入山居士住山僧。
孤衾獨抱來何暮,短榻高懸下未曾。
古月照殘塵外夢,新蟲吟破壁閒燈。
殷勤報語侵晨客,莫把浮雲換曲肱。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物外:世俗之外。
- 身閒:身心閒適。
- 入山居士:隱居山林的人。
- 住山僧:住在山中的僧人。
- 孤衾:單獨的被子,指孤獨的睡眠。
- 短榻:矮小的牀。
- 高懸:高高掛起,這裏指牀鋪未曾放下。
- 古月:舊時的月亮。
- 塵外夢:超脫塵世的夢境。
- 新蟲:新生的昆蟲。
- 壁閒燈:牆壁旁的孤燈。
- 殷勤:熱情周到。
- 侵晨客:清晨到來的客人。
- 浮雲:比喻世事無常,虛幻不實。
- 曲肱:彎曲的手臂,這裏指枕着手臂睡覺。
翻譯
在世俗之外,有幾個人能真正身心閒適?入山隱居的人和住在山中的僧人。 孤獨地擁着被子,不知何時來到這裏,矮小的牀鋪還未曾放下。 舊時的月亮照亮了超脫塵世的夢境,新生的昆蟲吟唱着,打破了牆壁旁的孤燈。 熱情地告訴清晨到來的客人,不要用虛幻的世事換取簡單的睡眠。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月夜中與友人共宿山中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閒適生活的嚮往和對世俗的淡漠。詩中運用了「物外」、「塵外夢」等詞語,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同時,通過對「孤衾」、「短榻」等生活細節的描寫,展現了詩人的孤獨與寧靜。最後,詩人以「浮雲」比喻世事的無常,勸誡客人珍惜眼前的寧靜與簡單。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隱逸生活的熱愛和對世俗的超然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