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周勝濂校尉

· 成鷲
三尺幹邪照眼新,看看躍出古延津。 龍伸蠖屈無雙士,燕頷虯髯未老人。 已有輕裘同晝錦,還將大樹比靈椿。 贈君一柄棕櫚拂,留待功成抖戰塵。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三尺幹邪:指寶劍。
  • 躍出古延津:延津,地名,傳說中寶劍化龍的地方。這裏比喻寶劍的非凡。
  • 龍伸蠖屈:比喻人的才智和志向。龍伸,指龍的伸展,比喻人的志向遠大;蠖屈,指蠖蟲的屈曲,比喻人的才智深藏不露。
  • 無雙士:獨一無二的人才。
  • 燕頷虯髯:形容男子的英俊相貌。燕頷,指下巴像燕子一樣尖;虯髯,指捲曲的鬍鬚。
  • 未老人:指年紀雖大但精神不衰的人。
  • 輕裘:輕便的皮衣,這裏指穿着輕便的武士。
  • 晝錦:白天穿着錦衣,比喻顯貴。
  • 大樹:比喻家族或國家的根基。
  • 靈椿:傳說中的神樹,比喻長壽或重要的東西。
  • 棕櫚拂:用棕櫚葉製成的拂塵,這裏象徵清除障礙的工具。
  • 抖戰塵:抖落戰鬥中的塵土,比喻結束戰鬥,取得勝利。

翻譯

一把三尺長的寶劍,光芒照眼,彷彿新從古延津躍出,非凡非凡。 像龍一樣伸展,像蠖一樣屈曲,你是獨一無二的人才,英俊的燕頷虯髯,年紀雖大但精神不衰。 你穿着輕便的皮衣,如同白日穿着錦衣,顯貴非凡,你將家族或國家的根基比作靈椿,重要無比。 贈你一把棕櫚葉製成的拂塵,留待你功成之後,抖落戰鬥中的塵土,取得勝利。

賞析

這首詩是成鷲贈給周勝濂校尉的,通過寶劍、龍蠖、燕頷虯髯等意象,讚美了周勝濂的非凡才能和英俊形象。詩中「輕裘同晝錦」和「大樹比靈椿」進一步以顯貴的形象和重要的比喻,表達了對周勝濂的敬重和期望。最後贈予棕櫚拂,寓意着期待周勝濂能夠功成名就,清除一切障礙,取得最終的勝利。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對友人的讚美和祝福。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