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藁葬(gǎo zàng):草草埋葬。
- 瀰天(mí tiān):滿天,遍佈天空。
- 要離:古代著名刺客,此處指英雄的墓地。
- 蝸國:比喻極小的國家或地方。
- 橘中:指棋局,源自「橘中祕」,古代棋譜名。
- 髑髏(dú lóu):骷髏,死人的頭骨。
翻譯
太陽孤零零地照耀,英雄的志氣已衰微。 滿天都是枯黃的草,哪裏是英雄要離的墓地? 蝸居的小國已停止戰鬥,橘中的棋局誰在爭鬥? 將成敗的道理,告訴那些骷髏知曉。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故友梁騰虎的哀悼之情,以及對英雄末路的感慨。詩中,「白日孤光盡」描繪了英雄末路的淒涼景象,「瀰天皆宿草」則進一步以自然景象象徵英雄的消逝。後兩句通過「蝸國」和「橘中」的比喻,諷刺了世間的小爭小鬥,而「漫將成敗理,持語髑髏知」則深刻表達了作者對生死、成敗的超然態度。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充滿了哲理性和感慨。
成鷲
成鷲,俗姓方,名顓愷,字趾麟。出家後法名光鷲,字即山;後易名成鷲,字跡刪。廣東番禺人。明舉人方國驊之子。年十三補諸生。以時世苦亂,於清聖祖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七)自行落髮,康熙二十年稟受十戒。曾住會同縣(今瓊海)多異山海潮巖靈泉寺、香山縣(今中山)東林庵、澳門普濟禪院、廣州河南大通寺、肇慶鼎湖山慶雲寺,爲當時著名遺民僧。工詩文,一時名卿鉅公多與往還。論者謂其文源於《周易》,變化於《莊》《騷》,其詩在靈運、香山之間。年八十五圓寂於廣州。著有《楞嚴經直說》、《道德經直說》、《鼎湖山志》、《鹿湖近草》、《鹹陟堂詩文集》等。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二八有傳。
► 1745篇诗文
成鷲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秋杪徐琶洲譚耿章樑止山韓緯五過寺值予遠遊留詩於壁歸而和之 》 —— [ 明 ] 成鷲
- 《 石門曲三首其二 》 —— [ 明 ] 王稚登
- 《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贈詩十四首起意 》 —— [ 清 ] 祝廷華
- 《 餘村莊在駝山落霞峯下所遊眺有修竹園清吹臺竹間亭醉石梅園雲母巖紫芝別野臨雲館桃花堤蓼花池藥洲秋杪休暇漫 》 —— [ 明 ] 伍瑞隆
- 《 九月遇雨前韻 》 —— [ 明 ] 黃公輔
- 《 丙午九月自東里抵任城與茝坪弟夜話 》 —— [ 清 ] 倉兆麟
- 《 題方邴鶴琴鶴送秋圖 》 —— [ 清 ] 馬曰琯
- 《 懷寄彭城朋好十首寇三 》 —— [ 宋 ] 賀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