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滎陽君蘇氏輓歌詞三首

門緒公侯列,嬪風詩禮行。 松蘿方有寄,桃李忽無成。 劍去雙龍別,雛哀九鳳鳴。 何言嶧山樹,還似半心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門緒:門第世系。
  • 公侯:古代爵位,指貴族。
  • 嬪風:嬪妃的風範,這裡指女子的高貴品德。
  • 詩禮:指文化教育,禮儀教化。
  • 松蘿:一種植物,常用來比喻依附或寄托。
  • 桃李:比喻學生或弟子,也指美好的成果。
  • 劍去雙龍別:比喻夫妻或親密的人分離。
  • 雛哀九鳳鳴:雛鳥哀鳴,九鳳是神話中的鳥,這裡指悲痛的聲音。
  • 嶧山樹:嶧山,山名,樹指柏樹,常用來象征長壽或不朽。
  • 半心生:心生一半,指心中未盡的哀思或未完成的心願。

繙譯

門第世系顯赫,公侯之列,女子品德高貴,受詩禮教化。 松蘿依附生長,寄托希望,而桃李卻突然凋零,無成果顯現。 劍已離去,雙龍分別,雛鳥哀鳴,九鳳之聲悲切。 何言嶧山的柏樹依舊,還似心中未盡的哀思。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故滎陽君囌氏逝世的深切哀悼。詩中“松蘿”與“桃李”的對比,突出了生命的無常和希望的破滅。而“劍去雙龍別”和“雛哀九鳳鳴”則形象地描繪了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哀傷。最後,以“嶧山樹”和“半心生”作結,既表達了對逝者不朽的懷唸,也抒發了作者心中未了的哀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張九齡詩歌的深沉與哀婉。

張九齡

張九齡

張九齡,唐開元尚書丞相,詩人。字子壽,一名博物,漢族,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市)人。長安年間進士。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罷相,爲荊州長史。詩風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忠耿盡職,秉公守則,直言敢諫,選賢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趨炎附勢,敢與惡勢力作鬥爭,爲“開元之治”作出了積極貢獻。他的五言古詩,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慨望,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被譽爲“嶺南第一人”。 ► 21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