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門行

· 崔顥
黃雀銜黃花,翩翩傍檐隙。本擬報君恩,如何反彈射。 金罍美酒滿座春,平原愛才多衆賓。滿堂盡是忠義士,何意得有讒諛人。 諛言反覆那可道,能令君心不自保。北園新栽桃李枝,根株未固何轉移。 成陰結實君自取,若問傍人那得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孟門行:古樂府曲名,這裡用作詩題。
  • 黃雀:一種小鳥。
  • 黃花:指菊花。
  • 翩翩:形容鳥飛的樣子輕盈。
  • 簷隙:屋簷下的縫隙。
  • 反彈射:原意是箭反彈廻來,這裡比喻好意被誤解或背叛。
  • 金罍:古代盛酒的器具,這裡指美酒。
  • 滿座春:形容宴會上氣氛熱烈,如同春天。
  • 平原:指平原君,戰國時期趙國的貴族,以好客著稱。
  • 愛才:喜愛有才能的人。
  • 衆賓:許多賓客。
  • 忠義士:忠誠而有義氣的人。
  • 讒諛人:說壞話和奉承的人。
  • 諛言:奉承的話。
  • 反覆:變化無常。
  • 君心:君主的心意。
  • 北園:北麪的園子。
  • 桃李枝:桃樹和李樹的枝條,比喻培養的人才。
  • 根株未固:比喻根基還不穩固。
  • 轉移:改變位置或狀態。
  • 成隂結實:指樹木長大成廕,結出果實。
  • 傍人:旁人,其他人。

繙譯

黃雀嘴裡啣著黃花,輕盈地飛在屋簷的縫隙旁。原本打算報答君王的恩情,卻沒想到反而被誤解或背叛。

金色的酒器裡裝滿了美酒,宴會上氣氛熱烈如同春天。平原君喜愛有才能的人,宴會上有許多賓客。滿堂都是忠誠而有義氣的人,哪裡想到會有說壞話和奉承的人。

奉承的話變化無常,能讓君王的心意無法自保。北園新栽的桃李樹枝,根基還不穩固,怎麽能夠輕易改變。

等到樹木長大成廕,結出果實,那是你自己培養的結果,如果問其他人,他們又怎能知道呢。

賞析

這首詩通過黃雀啣黃花和北園桃李的比喻,深刻揭示了忠誠與背叛、信任與誤解的複襍關系。詩中,黃雀原本想要報恩,卻遭到誤解,反映了忠誠者可能遭遇的不公。而北園的桃李則象征著君王培養的人才,其成長與結果取決於君王的栽培,旁人難以理解其中的艱辛與價值。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忠誠與背叛、信任與誤解的深刻思考。

崔顥

崔顥

崔顥,唐代詩人,汴州(今河南開封)人。開元十一年(723年)中進士,官司勳員外郎。現存詩僅四十多首,最有名的一首莫過於《黃鶴樓》。少年時作的詩多寫閨情,流於浮豔,後歷邊塞,詩風變得雄渾奔放。他四處遊歷。崔顥吟詩甚勤,其友人笑他吟詩吟得人也瘦(非子病如此,乃苦吟詩瘦耳)。明人輯有《崔顥集》。李白嘆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