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湞陽峽:地名,位於今廣東省英德市。
- 張九齡: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字子壽,韶州曲江(今屬廣東)人。
- 越岑:指越地的山嶺。
- 窈窕:形容山水深邃幽美。
- 越溪:越地的溪流。
- 水闇:水色深暗。
- 先秋冷:指水在秋天之前就已經顯得冷冽。
- 山晴當晝陰:山中晴天時,白天也顯得陰暗。
- 重林:茂密的樹林。
- 間五色:指林中色彩斑斕。
- 對壁聳千尋:形容山壁高聳,直插雲霄。
- 生遐遠:生長在偏遠之地。
- 造化心:自然界的創造和安排。
翻譯
行舟沿着越地的山嶺,穿越幽深美麗的越溪。 水色深暗,預感到秋天的冷意;山中晴天,白天也顯得陰暗。 茂密的樹林中色彩斑斕,面對高聳入雲的山壁。 可惜這些美景生長在偏遠之地,誰能知曉大自然的匠心獨運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湞陽峽的深邃與幽美,通過「水闇先秋冷,山晴當晝陰」等句,巧妙地傳達了自然景色的變幻與季節的交替。詩中「重林間五色,對壁聳千尋」則進一步以絢麗的色彩和高聳的山勢,展現了自然的壯麗與神祕。結尾的「惜此生遐遠,誰知造化心」則表達了對自然美景的珍視以及對大自然奧祕的敬畏之情。